A.焓变是指1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B.反应放热时,ΔH0;反应吸热时,ΔH0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一定不同
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焓
C [A项,焓变不是指1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项,放热反应ΔH0,吸热反应ΔH0;D项,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物的总焓可能高于或低于生成物的总焓。]
2.已知:H+(aq)+OH-(aq)===H2O(l) ΔH=-57.3kJ·mol-1。下列反应中能放出57.3kJ热量的是( )
A.1L1mol·L-1的稀硫酸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
B.稀盐酸与氨水反应生成1molH2O
C.稀盐酸与稀Ba(OH)2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
D.稀NaOH溶液与95%浓硫酸反应生成1mol水
C [A项,生成2molH2O(l),放出.6kJ热量;B项,氨水为弱碱溶液,NH3·H2O电离吸热,故放出热量小于57.3kJ;D项,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故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3.下列有关中和反应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反应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l)+OH-(l)===H2O(l) ΔH=-57.3kJ·mol-1
B.准确测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过程中,至少需测定温度4次
C.玻璃搅拌器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反应反应热数值偏小
D.若稀酸溶液中H+与稀碱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所测中和反应反应热数值更准确
C [A项,应为H+(aq)+OH-(aq)===H2O(l) ΔH=-57.3kJ·mol-1;B项,至少测定温度3次,盐酸、NaOH溶液、混合液的温度;D项,为保证反应充分,H+或OH-一方过量。]
4.根据反应:S(s)+O2(g)===SO2(g) ΔH=akJ·mol-1(a=-.2)。分析下列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S(s)在O2(g)中燃烧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S(g)+O2(g)===SO2(g) ΔH=bkJ·mol-1,则ab
C.1molSO2(g)所具有的能量低于1molS(s)与1molO2(g)所具有的能量之和
D.16g固体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吸收.6kJ的热量
D [A项,该反应的ΔH0,故为放热反应;b项,s(s)===S(g) ΔH0,故
b
a
,则ba0;C项,依据能量守恒可知:1molSO2(g)的能量+
a
kJ=1molS(s)的能量+1molO2(g)的能量,可知正确;D项,硫燃烧放出热量,故错误。]
5.生产液晶显示器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清洗剂NF3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存储能量的能力是CO2的~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年之久,以下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
N≡N
F—F
N—F
键能/(kJ·mol-1)
.7
.8
.0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过程N2(g)―→2N(g)放出能量
B.过程N(g)+3F(g)―→NF3(g)放出能量
C.反应N2(g)+3F2(g)===2NF3(g)的ΔH>0
D.NF3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
B [A项,由N2(g)―→2N(g)化学键断裂需吸收能量;B项,N(g)+3F(g)―→NF3(g)是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C项,ΔH=(.7+.8×3-.0×6)kJ·mol-1=-.9kJ·mol-1;D项,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6.单斜硫和正交硫是硫的两种同素异形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s,单斜)===S(s,正交) ΔH3=-0.33kJ·mol-1
B.单斜硫比正交硫稳定
C.相同物质的量的正交硫比单斜硫所含有的能量高
D.①式表示断裂1molO2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1molSO2中的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多.16kJ
A [根据图知,单斜硫能量大于正交硫,所以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放出热量,焓变=(.83-.16)kJ·mol-1=-0.33kJ·mol-1,所以S(s,单斜)===S(s,正交) ΔH3=-0.33kJ·mol-1,A正确;能量越低越稳定,相同质量的单斜硫所含能量大于正交硫所含能量,所以正交硫较稳定,B错误;根据图知,相同物质的量的正交硫比单斜硫所含有的能量低,C错误;①式反应需断裂单斜硫中S—S键和氧气中的O===O键,不仅仅是断裂1molO2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D错误。]
7.利用如图装置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mL0.25mol·L-1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硫酸温度;
②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mL0.55mol·L-1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出混合液最高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表示中和反应反应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数值为57.3kJ·mol-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②分三次少量倒入
③一次迅速倒入
(3)使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_____(填字母标号)。
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
c.轻轻地振荡烧杯
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玻璃搅拌器轻轻地搅动
(4)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温度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
度t2/℃
温度差平均
值(t2-t1)/℃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29.5
——
2
27.0
27.4
27.2
32.3
3
25.9
25.9
25.9
29.2
4
26.4
26.2
26.3
29.8
②近似认为0.55mol·L-1NaOH溶液和0.25mol·L-1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中和热ΔH=__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解析] (4)①起始温度平均值为26.1+25.9+26.33℃=26.1℃,终止温度平均值为29.5+29.2+29.83℃=29.5℃,故温度差平均值(t2-t1)为29.5℃-26.1℃=3.4℃。
②ΔH=mcΔt×10-3n?H2O?=-×4.18×3.4×10-30.kJ·mol-1≈-56.8kJ·mol-1。
[答案] (1)12H2SO4(aq)+NaOH(aq)===12Na2SO4(aq)+H2O(l) ΔH=-57.3kJ·mol-1 (2)③ (3)d (4)①3.4 ②-56.8kJ·mol-1 ③acd专业、有“铍”气的化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