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氨气的性质
氨是一种无色而有强烈刺激气味的碱性物质,比空气轻(比重为0.5)。
二、氨气的危害
氨的致病机理:
1.氨能够干扰脑细胞的能量代谢。氨耗大量ATP,又使得脑细胞ATP生成减少抑制脑细胞生理活动。
2.脑内神经递质的改变,从而造成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氨引起脑内谷氨酸、Ach等兴奋神经递质的减少,又使谷氨酰胺、γ-氨基丁酸等抑制性神经递质增多,从而造成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
3.对神经细胞的抑制作用,从而干扰神经冲动传导。(NH3干扰神经细胞膜上的Na-K-ATP酶,使复极后膜离子转动障碍,导致膜电位改变和兴奋性异常:NH3于K+有竞争作用,影响钠、钾离子在神经的细胞膜内外的正常分布,从而干扰神经冲动传导。)
危害:
1.氨对皮肤、眼、喉、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2.对接触的皮肤组织有腐蚀的和刺激作用,可以吸收皮肤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
3.氨的溶解度极高,所以主要对动物或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常被吸附在皮肤粘膜和眼结膜上,从而产生刺激和炎症。
4.可麻痹呼吸道纤毛和损害粘膜上皮组织,使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5.氨通常以气体形式吸入人体,进入肺泡内的氨,少部分为二氧化碳所中和,余下被吸收至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
6.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之后会出现流泪、咽痛、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头晕、呕吐、乏力等。
7.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同事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
8.若吸入的氨气过多,导致血液中氨浓度过高,就会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的停搏和呼吸停止,危及生命。
三、来源
1.主要来源于混凝土防冻剂等外加剂;
2.防火板中的阻燃剂等,添加剂中含有大量氨类物质,在墙体中随着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还原成氨气释放出来;
3.部分油漆的增白剂。
四、污染情况
主要来自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特别是在冬季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墙体中的加入尿酸和氨水为主要原料的混凝土防冻剂,这些含有大量氨类物质的外加剂在墙体中随着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还原成氨气从墙体中缓慢释放出来,造成室内空气中氨的浓度大量增加。氨污染在北方比较明显,南方少见。
责任编辑人:鸿
本文关键词:氨气、空气污染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