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患者 http://m.39.net/pf/a_9107623.html

01.第一电离能MgAl,从结构上分析,其理由是:Mg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0,3s轨道全充满,而3p轨道全空,是较稳定结构,失电子较难,电离能较大;

02.气态Li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分别为:I1=kJ/mol,I2=kJ/mol,I3=kJ/mol,由此数据分析为何Li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Li+已形成稳定结构,再失去电子很困难;

03.Cu的第一电离能(I1=kJ/mol)小于Zn的第一电离能(I1=kJ/mol),而Cu的第二电离能(I2=kJ/mol)却大于Zn的第二电离能(I2=kJ/mol),其主要原因是:失去一个电子后,Cu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而Zn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s1,Cu达到了较稳定状态,所以Cu的I2相对较大;

04.元素的基态气态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气态负一价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作第一电子亲和能(E1),第二周期除N元素外,其他元素的E1从左到右依次增大的原因是: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结合一个电子释放的能量依次增大;N元素的E1呈现异常的原因是:N原子的2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具有稳定性,故结合一个电子后反而不稳定,放出的能量反而减小;

05.石墨烯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据此说明石墨烯具有良好导电性的原因是:每个碳原子有一个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垂直于碳原子平面,这些p轨道相互平行重叠,使p轨道中的电子可以在整个碳原子平面中运动;

06.N2常温下性质稳定,不易起反应,原因是:N2分子中的共价三键的键能很大,共价键很牢固,不易断键;

07.OF2被称为氟化物而不称为氧化物的原因是:氧化物中氧元素显负价,而在OF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08.氨分子是一种常见的配体,Cu2+在水溶液中以[Cu(H2O)4]2+形式存在,向Cu2+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可生成更稳定的[Cu(NH3)4]2+,其原因为:N元素电负性更小,更易给出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更稳定;

09.碳在形成化合物时,其键型以共价键为主,原因是:C有4个价电子且半径小,难以通过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10.水与乙醇可以任意比例互溶,除因为它们都是极性分子外,还因为:水与乙醇分子之间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

11.实验测得冰中氢键的作用能为18.5kJ/mol,而冰熔化热为5.0kJ/mol,这说明:冰熔化为液态水时只破坏了一部分氢键,液态水中仍存在氢键;

12.σ键比π键强度大的原因是:形成σ键的原子轨道重叠程度比π键的大,形成的共价键强;

13.H3AsO4的酸性强于H3AsO3的原因是:H3AsO4的非羟基氧原子多,As的正电性更高,羟基中的氧原子的电子向As偏移程度大,更容易电离出H+;

14.Si是与C相邻的同主族元素,据原子结构分析并预测Si能否形成类似石墨烯的稳定结构?

不能,Si原子半径比C大,σ键更长,p-p轨道重叠程度更小,不能形成稳定的π键;

15.Ge与C是同族元素,C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双键、三键,但Ge原子之间难以形成双键或三键,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原因是:Ge原子半径大,原子间形成σ键更长,p-p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很小或几乎不能重叠,难以形成π键,所以难以形成双键或三键;

16.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中加氨水,首先形成蓝色沉淀,继续加入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乙醇,析出深蓝色晶体,蓝色沉淀先溶解,后析出的原因是:蓝色沉淀与氨水可发生如下反应Cu(OH)2+4NH3·H2O=[Cu(NH3)4]2++4H2O+2OH-,因在极性较小的乙醇中溶解度较小而析出;

17.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生产金属镁,用电解Al2O3与冰晶石熔融混合物的方法生产铝,为什么不用电解MgO的方法生产镁,也不用电解AlCl3的方法生产铝?MgO晶体比MgCl2晶体的晶格能大,熔点高,电解时消耗电能大;

AlCl3不是离子晶体,而是分子晶体熔融时不能导电,因而不能用电解AlCl3的方法生产铝;

18.MgCl2的熔点(℃)远高于AlCl3的熔点(℃)的原因是:MgCl2是离子晶体,AlCl3是分子晶体,离子键的强度远大于范德华力;

19.设计可靠的实验证明MgCl2、AlCl3所属的晶体类型,其实验方法为:将两晶体分别加热到熔融状态,MgCl2能导电,AlCl3不能导电,说明MgCl2是离子晶体,AlCl3是分子晶体;

20.NaCl晶胞与MgO晶胞结构相同,NaCl晶体的晶格能MgO晶体,原因是:MgO晶体中离子的电荷数大于NaCl晶体中离子的电荷数,且r(Mg2+)r(Na+),r(O2-)r(Cl-);

21.乙烯比乙烷活泼的原因:乙烯中形成的π键不如σ键牢固,容易断裂;

22.GeCl4、GeBr4、GeI4(已知都是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依次升高,原因是:分子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范德华力逐渐增强,分子的熔沸点依次升高;

23.同样都是金属卤化物,GaF3的熔点高于℃,而GaCl3的熔点为77.9℃,其原因是:GaF3是离子晶体,GaCl3是分子晶体,离子晶体熔点比分子晶体高;

24.P和S是同一周期的两种元素,P的第一电离能比S大,原因是:P的3p轨道是半充满状态,比较稳定,所以第一电离能比S的大;

25.NH4+中H-N-H的键角比NH3中H-N-H的键角大,原因是:NH3分子中N原子上有一个孤电子对,而NH4+没有,ε-σ排斥力大于σ-σ;

26.铜及其他许多金属和其化合物都可以发生焰色反应,其原因是:激发态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能量以光子的形式释放,所以产生焰色反应;

27.含铜化合物Cu2O的熔点比Cu2S高,其原因是:两者都是离子晶体,O2-半径小于S2-,Cu2O晶格能比Cu2S大,因此熔点比Cu2S高;

28.从PH3→AsH3→SbH3的熔沸点依次升高的原因是: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来说,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范德华力增强,熔、沸点升高;

29.H2S的键角(92.3°)大于H2Se的键角(91.0°)的原因可能是:由于S的电负性强于Se,形成的共用电子对更靠近中心原子,共用电子对间的排斥力更大,故键角较大;

30.H2O由液态形成晶体时密度会变小,其主要原因是:水形成晶体时,每个水分子与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构成空间正四面体的网状结构,水分子空间利用率降低,密度减小;

31.NH3极易溶于水的原因是:①NH3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分子水中;

②NH3与H2O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③NH3与H2O可以反应生成NH3·H2O;

32.临床上建议服用维生素C促进Fe2+的吸收,避免其生成Fe3+,从结构角度来看,Fe2+易被氧化成Fe3+的原因是:Fe3+的3d能级处于半满状态,能量更低更稳定;

33.CuO高温时易转化为Cu2O,其原因是:Cu2O中Cu的d轨道为半充满状态,较稳定;

34.HSCN存在两种同分异构体,理论上硫氰酸(H-S-C≡N)的沸点低于异硫氰酸(H-N=C=S)的沸点,其原因是:异硫氰酸分子间可形成分子间氢键,而硫氰酸不能;

35.NF3存在孤电子对,但是这种化合物不易作配体,其不能形成配离子的原因是:F的电负性大于N,在NF3中,共用电子对偏向F,偏离N,使得N上孤电子对难以形成配位键;

36.N、P是同一主族元素,P能形成PCl3、PCl5两种氯化物,而N只能形成一种氯化物NCl3而不能形成NCl5,原因是:因为N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3,2p亚层以内没有d轨道;

P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3,该亚层外面还有3d空轨道,3s2上的电子可激发1个电子到3d上成为3s13p33d1,然后形成sp3d杂化与5个Cl成键,所以存在PCl5而不存在NCl5;

37.N2H4和H2O2在常温下都是液体,N2H4比H2O2稳定的原因是:孤电子对数越多排斥力越大,形成的化学键越不稳定,键能越小,所以H2O2更不稳定;

38.在元素周期表中B、C两种元素相邻,都有系列氢化物,但硼烷在种类上远不如烷烃多,原因是:C-C键和C-H键的键能较大,稳定性较强,所形成的烷烃较稳定,而硼烷中B-B键和B-H键的键能较低,稳定性较弱,易断裂;

39.B2H6的稳定性小于C2H6,更易生成氧化物,原因是:C-H键的键能大于C-O键的键能,C-H键比C-O键稳定;而B-H键的键能远小于B-O键,所以B-H键相对不稳定,而倾向于形成稳定性更强的B-O键;

40.离子化合物XXX常温下为液态而非固态,原因是:该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体积大,电荷少,形成的离子晶体的晶格能小,熔点低;

41.CuCl难溶于H2O但易溶于氨水,其原因是:Cu+可与氨形成易溶于水的配离子;

42.碳酸酸性强于硅酸的原因是:两种酸的非羟基氧数目相同,但碳的电负性更强,使氧氢共用电子对比硅酸中更偏向氧,故氧氢更易断键电离出H+,因此碳酸酸性更强.

43.已知PH3分子的键角约为94°,而AsH3分子的键角约为91.8°,试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解释PH3的键角比AsH3的键角大的原因:P的电负性比As大,PH3分子中成键电子对间的距离较近,共用电子对间斥力更大,所以键角更大;

44.许多金属盐都可以发生焰色反应,其原因是:激发态电子从能量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低的轨道时,以一定波长光(可见光区域)的形式释放能量;

45.铵盐大多易分解,NH4F和NH4Br两种盐中较易分解的是NH4F,理由是:F原子半径比Br原子的小,H-F键比H-Br键强,H-F比H-Br键更易形成,F-更易夺取NH4+中的H+;

46.独立的NH3分子中,键角为.7°,而[Zn(NH3)4]2+中N-H间键角变为.5°的原因:氨分子与Zn2+形成配合物时,孤对电子与Zn2+成键,原孤对电子与成键电子之间的排斥作用变为成键电子之间的排斥作用,排斥力减弱,所以N-H键键角变大;

47.硼酸晶体在冷水中的溶解度小,在热水中的溶解度大,原因是:硼酸晶体中硼酸分子间形成氢键,所以冷水中溶解度小;热水中硼酸分子间的氢键被破坏,硼酸分子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溶解度增大;

48.H2O与H2S为同族元素的氢化物,H2O可以形成H9O4+或H3O+,而H2S几乎不能形成类似的H9S4+或H3S+,其原因是:氧的电负性大且原子半径小,H2O分子间靠氢键形成(H2O)4,再与H+靠配位键结合成H9O4+;而S的电负性小且半径大,几乎不能形成氢键;

49.为什么BaCO3的分解温度高于CaCO3?

Ca2+半径小于Ba2+半径,故CaO晶格能大于BaO晶格能,所以Ca2+比Ba2+更易与碳酸根离子中的氧离子结合,使碳酸根离子分解为CO2;

50.钛的硬度大于铝,其原因是:Ti价电子更多,金属键更强,所以硬度更大;

51.硫酸强于亚硫酸原因:H2SO4中非羟基氧数目多,使S的正电性高,更容易电离出氢离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