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答卷注意事项,减少非必要失分
目录
一、注意细节处理,减少马虎失分
二、考试基本策略
三、调节状态,良好发挥
一、注意细节处理,减少马虎失分
1.严守界限,不越线
答错位置或答题超出试卷、试题各自标出的划定界限时,易失分。试卷上多处有明显的提示,不许越线。
2.按空答,别错位
在连续多个答案中,为了便于操作,通常采用“独立操作,互不牵连”的原则,即前面一个答案的正确与否,不影响后面答案的给分;同理,如前者正确,而后者错误,也按步骤照样给分。
3.严格按要求答:填空要求填什么就写什么,答非所问者按“0”分处理。
4.化学方程式的问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气体或沉淀的符号,反应物与产物两边用等号或可逆号连接,反应条件等均应完全正确。
5.计算细节多防范,缜密审题
(1)关于数字的表示:需按题目要求对计算结果做合理的修约(一般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特殊说明除外)。
(2)以值域来表示计算结果的,千万不可对结果进行数字修约。
(3)用不等式表示时,要注意是开区间还是闭区间。
(4)单位:结果一定要有正确、规范的单位。
(5)有关的计算式:如果不是纯粹填空(填写结果)的计算题,一定要有相应的计算式。
(6)在涉及填空时,一定要按照顺序填空,不可颠倒(最好加上适当的标注)。
6.化学专用名词中出现错别字(甚至白字)要参照标准扣分
7.实验操作表述中的“答题规范”
(1)规范书写试剂名称。
(2)规范书写装置中试剂的用途。如
①除杂装置:除去(或吸收)××杂质,防止干扰(影响);除去××中的杂质,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②尾气吸收装置:吸收××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3)物质检验、鉴别题的描述。
取样,加入××试剂,若有××现象,则有××物质;否则,没有××物质。
(4)规范书写实验现象描述:如“颜色由××变成××”“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面差)”“溶液变浑浊”等。
(5)规范书写实验方法。
用试管取(收集)少量(适量)××,滴加(放、伸)××,若××,则××(或出现××现象,证明××)。
(6)规范书写实验操作目的、原因、理由方法。
答题思路: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有什么影响。
好处:直接作用是……,根本目的是……;“坏处”:如果(不这样)……,那么会(怎样)……。
8.不同状态下实验现象表述的3个“规范”
(1)溶液中→颜色由……变成……,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面差),溶液变浑浊,生成(产生)……色沉淀,溶液发生倒吸,产生大量气泡(或有气体从溶液中逸出),有液体溢出等。
(2)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逐渐溶解,体积逐渐变小(变细或变粗),颜色由……色变成……色等。
(3)气体→生成……色(味)气体,气体由……色变成……色,先变……后……(加深、变浅、褪色)等。
9.实验现象表述的“三个注意”
(1)现象描述要全面: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闻到的。
(2)现象描述要准确:如A试管中……、B处有……。
(3)现象、结论格式正确:按“现象+结论”格式描述,忌现象结论不分、由结论推现象、指出具体生成物的名称。
10.反应表达式的书写一定要符合要求,“答非所问”不给分
如:“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1)化学方程式不配平不给分。
(2)化学方程式配平非最小公倍数不给分。
(3)“△”、“↑”、“↓”、“→”、“?”、“通电”、“催化剂”、“高温”、“高压”等均应正确使用,否则扣分。
11.避开选择题中的“坑”
①“稀、浓、过量、少量、适量、足量、最多、至少”;“所有、全部、恰好、完全反应、充分反应”;“等体积”、“等质量”等;
②化合物还是单质或混合物等;
③选“正确的是”,“错误的是”或“不正确的是”等;
④排序时,是“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还是“由强到弱”,“由高到低”还是“由低到高”等;
⑤注意题中的加点字、黑体字及括号内容(可能是提示、解释、说明或补充、答题指令等),图表题审读(坐标轴、单位、最小间隔、曲线点线面、拐点与走趋等;表题变量与自变量,数值变化与不变化规律等)。
12.注意题干隐含条件
离子大量共存:①注意溶液的酸、碱性和颜色等;②注意审题,是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13.解答题中的“坑”
①书写“名称”还是“元素符号”、“代号”、“序号”、“化学式”;
②方程式计算中物质和数据要对应好
③书写方程式中特殊的反应条件、产物
④“已知”中的内容、“()”中的内容、注解以及图、表中的隐含信息等;
⑤单位:体积“mL”与“L”、“m3”与“cm3”;溶解度“g”
⑥填“大于”还是“”,“增大”还是“变大”等;
⑦填写答案时要注意仪器的精确度,如溶液体积的计算结果为8.13mL,用量筒时只能写成8.1mL;又如固体质量的计算结果为5.85g,用托盘天平时只能写5.9g,否则为0分等;pH试纸的pH结果保留整数等。
14.实验填空题或简答题,用语要准确
(1)不用错别字:如铵与氨、蘸与粘、蓝与兰、褪与退、溶与熔、催与崔、饱和与饱合等。
(2)不用俗语:如a.打开分液漏斗的开关(活塞),b.将气体通进(入)盛溴水的洗气瓶,c.酸遇石蕊变红色(酸使石蕊呈红色)等。
(3)用语严谨:如pH试纸不能说润湿,其它试纸均要写润湿。
15.注意物质的书写,盐酸不能写成HCl;氨水不等于NH3.H2O。溶液中沉淀的转化要注明物质的状态。
16.求气体的“体积分数”与“质量分数”不看清楚,失分。求“转化率”、“百分含量”混淆不清。
17.两种不同体积不同浓度同种溶液混和,总体积是否可以加和,要看题目情景和要求。
18.有单位的要写单位,没有单位的就不要写了。如“溶解度”单位是克,却不写出,“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无单位,却加上“g”。
19.描述实验现象要全面、有序,与实验目的相联系,陆海空全方位观察。
20.气体溶解度与固体溶解度表示方法、计算方法混为一谈。
21.配平任何方程式,最后都要进行“系数化简”。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条件必须写,而且写正确。
22.回答简答题,一定要避免“简单化”,要涉及原理,应该有因有果,答到“根本”。
23.看准相对原子质量,Cu是63.5还是64,应按卷首提供的用。
24.计算题中往往出现“将样品分为两等份”(或“从mL溶液中取出50mL”),最后求的是“原样品中的有关的量”,你却只求了每份中的有关量。
25.化学计算常犯错误如下:
①化学式写错
②化学方程式写错或不配平或配平有错
③用关系式计算时,物质的质量关系式不对,以上情况发生,全扣分
④相对分子质量或其它量算错;
⑤讨论题,缺讨论过程,扣相当多的分
⑥给出两种反应的量,不考虑一反应物过量(要有判断过程),还要注意各物理量的单位是否需要换算;
⑦要求写出计算规范过程:解、设未知量、方程式或关系式,计算比例关系、比例式主要计算过程、答、单位、有的题目还要写出推理过程,不要省略步骤,计算过程要带单位。注意题中对有效数字的隐性要求。
26.要注意所填空白区域的大小与应填入内容之间的关系;
二、考试基本策略
1.先易后难;较易题必须阅读两遍拿满分;较难题阅读2-3遍后还没有任何思路就放弃。
2.审题是“审”而不是“看”,边审题边做标记。
3.选择题较容易,可先做;实验较难要后做。如选择题有四个答案,其中有个别答案涉及的知识未掌握,那么就用淘汰法,从敢肯定的答案入手,逐个淘汰,剩下的就是应选答案。
4.选择题做完后一般不要轻易更改答案。
5.填空及简答题不要留空,不会做也要碰运气填满,特别是选择性的填空题。
6.若出现思路混乱无头绪时就停下笔,深呼吸并掐自己一两下。
7.充分利用开考前的一段时间,提前进入考场,稳定情绪,切忌老师已经进入考场,你还未到。
8.进入考场之后,就要把心收回来,全身心进入考试状态。先把考试所需的学习工具放置好,一般每场考试提前10分钟左右发草稿纸,提前5分钟发试卷,结束前15分钟老师会提醒你。拿到试卷后,把注意力集中到试卷上来,写好姓名、班级、座号或填涂好学校、准考证号、姓名等,然后,大致浏览一遍考卷有几题,有几页,最后,用挑战的心态进入解答状态。
9.准确快速解题。在认真审题后,要力求答题准确无误。不仅要做到思路清晰、方法对路,还应做到每一步的推导、演算都要准确,且书写清楚,格式规范。凡是会做的题,力求一遍做对,提高效率。
10.遇难题,先跳过去。因为思维卡壳或其他原因,一时解不出某一题,不要过多的纠缠,浪费时间。待其他会做的题完成后,再回过头来攻它。
11.草稿纸的运用,应注意以下几点:草稿纸上的字迹要清楚,标明题号,以备自己检查时用。在草稿纸上做好后,应立即抄到答题卡上,并应准确无误。
12.不留“空白”。做题“空白”无论如何是不会得分的,有的题不会做或没有把握,也不要空着。对于选择题如没有把握,要坚持相信第一感觉。或者用排除法筛除其中一两个选项,再从剩余的选项中选出较为正确的选项。对于填空题,可以采用“分步”、“分点”得分的方法。会多少答多少,即使写上一些相关的东西也可能会有一定的分数,以达到在能得分的地方绝不失分,不易得分处争取得分的目的。
13.保持卷面整洁美观。答题时要注意字迹清楚,标点正确,答案布局合理,保证整张试卷卷面的整洁美观。这除了能得到客观上的好分数外,还能得到主观上的“感情分”。阅卷老师在枯燥、单调的批改过程中,看到整洁美观的卷子,会产生赏心悦目的舒适感觉,会觉得这考生不错,其他能力也肯定比人家好,于是卷面清楚者的得分好上加好,糊涂者的得分差上更差,两者分数比客观分数的差距拉得更远了
14.攻克难题。考试中遇到疑难题是正常现象。这时一要冷静对待,不必紧张。你应该知道我感到棘手的,别人未必不费功夫。二是暂时放下,迂回包抄。有的考生可能在开头或中间就遇到难点,这时应暂且将难题记下,跳过去先抢易做可得的考分,然后视时间多少,再回过头来收拾疑难题。同时考虑到每位考生的机会都是均等的,要难,大家难;要易,大家易。这样一想,考题再难也不足畏惧了。在思路上可以这样考虑:分析这道题难在哪里?命题意图是什么?存在哪些已知条件、隐含条件?有哪些依存、制约关系?有哪些概念、原理、公式、定理可用来解题?对于“从不相识者”,应设法转化为已相识的问题;对于较难的综合题,要设法“化整为零”,各个击破。还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问题,运用联系的观点,上挂下联。不要只集中在一点、一个方向或一个小范围,千方百计地去寻找解题的切入口。如果时间已来不及而又顿悟了结论,可尽快将关键步骤、结果简答于卷面,抢得分数。解难题,步骤不能过于简单。判卷按步骤给分,最后的结果正确与否,一般不影响某些正确的步骤得分,所以考生在解题时步骤一定要写全,即使没法全部解出难题也可将其中比较容易的步骤写出来,拿1分是1分。有把数字代入公式的题目,最好前面先写公式,最后再把数字代入。
三、调节状态,良好发挥
1.要消除怯场心理,卸下思想包袱,排除外来干扰。轻装上阵,树立必胜信心。
2.要吃好、睡好、头脑休息好。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疾病发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迎考。
3.要做好考前的各种物质准备,考试前一天务必检查各种考试用具是否准备妥当。
4.提前到考场熟悉环境。
5.安排好交通路线或住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