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儿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av0fga6/

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4.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关键能力要求:微观想象能力、理解辨析能力

高考要求:本节内容为高频命题热点,考查三点能力。

一.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能力,试题以填空为主,工艺流程题和实验综合题中都可能出现。利用题目信息书写陌生离子方程式,并学会陌生离子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二、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正误判断能力在选择题中考查。

三、离子能否共存的判断能力。在选择题中考查。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认识化学反应和离子反应的异同点;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溶液中离子导电的规律,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理解化学反应和离子反应,并运用离子反应解决实际问题。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不同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差异分析推理,理解溶液中电解质的电离特点和导电规律;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能运用正确的模型理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必备知识点1电解质及电离

一.电解质及其分类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比较

2.电解质的导电性

(1)金属导电与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对比

①金属导电是由于自由电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定向移动,温度高、金属阳离子振动幅度大,自由电子定向移动阻力增大,金属导电性变弱。

②电解质溶液之所以导电,是由于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温度升高时,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增大、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会增强。

(2)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大小,决定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和离子的电荷数,和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联系。

3.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则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电离平衡。

(2)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只是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则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3)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比较:

二.电解质的电离

1.电离

①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②电离条件:酸的电离条件是溶于水,盐和碱的电离条件是溶于水或熔融。

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强电解质

完全电离,用“===”表示。如H2S4O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H++SO42-。

(2)弱电解质

部分电离,用“≒”表示。如HClO的电离方程式为:HClO≒H++ClO-。

①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电离程度逐步减弱,以第一步电离为主。如H3PO4的电离方程式为

H2PO4≒H++H2PO4-;H2PO4-≒H++HPO42-;HPO24-≒H++PO43-

②多元弱碱分步电离,但一步写出。

如Cu(OH)2的电离方程式为:Cu(OH)2≒Cu2++2OH-。

③两性氢氧化物双向电离。

如Al(OH)3的电离方程式:H++AlO2-+H2O≒Al(OH)3≒Al3++3OH-。

(3)酸式盐

①强酸酸式盐完全电离,一步写出。

如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

②多元弱酸酸式盐,第一步完全电离,其余部分电离。如NaHS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3===Na++HSO3-,HCO3-≒H++SO32-。

1.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如Cu、NaCl溶液。电解质和电解质溶液是不同的,如:HCl和盐酸,盐酸即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如固态NaCl、液态HCl等;常温下,大多数电解质本身不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铁、铝等金属单质。

3.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才是电解质,如CO2、SO2、SO3、NH3的水溶液虽能导电,但均是非电解质。

4.电解质的强弱与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溶解性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如碳酸钙,其溶解度小,溶液导电性差,但其属于强电解质。

5.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弱,如极稀的NaCl溶液的导电能力不如浓氨水的导电能力强。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于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则导电能力越强。

6.依据元素周期表,突破强、弱电解质的记忆

ⅠA:除LiOH外其余都是强碱。

ⅡA:除Mg(OH)2、Be(OH)2外其余都是强碱。

ⅢA: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ⅣA:H2CO3、H2SiO3均为弱酸。

ⅤA:强酸:HNO3;中强(或弱)酸:HNO2、H3PO4。

ⅥA:强酸:H2SO4;弱酸:H2SO3、H2S。

ⅦA:强酸:HCl、HBr、HI、HClO4等;弱酸:HF、HClO等。

过渡元素中的常见弱碱:Fe(OH)3、Fe(OH)2、Cu(OH)2等。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H2SO4是强电解质,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导电性。(   )

2.KNO3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K+和N。(   )

3.CaCO3、AgCl均难溶于水,均为非电解质。(   )

4.氯气不导电,氯水导电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电解质电离而导电,故氯气是非电解质。(   )

5.浓度大的溶液一定比浓度小的溶液导电能力强。(   )

6.Na2O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NaOH,NaOH电离出离子,所以NaOH是电解质,而Na2O是非电解质。(   )

 

电解质及其电离的正误判断

例1.关于电解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能电离的物质是电解质B.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

C.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D.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

1.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HCO3是强电解质,故NaHCO3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

B.室温下,0.1mol·L-1的BOH溶液的pH=11,则BOH的电离方程式为BOHB++OH-

C.25℃NaA溶液的pH7,则HA的电离方程式为HA===H++A-

D.CaCO3的饱和水溶液导电性很弱,故CaCO3的电离方程式为CaCO3Ca2++CO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的导电性强

B.溶解度小的物质的导电性一定比溶解度大的物质的导电性弱

C.纯水的导电性很差,但水也是电解质

D.电解质一定能导电

1.× 2.× 3.× 4.× 5.× 6.× 

电解质及其电离的正误判断

例1.

A

A项:电解质为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由自由移动的化合物,能电离的物质不一定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所以不一定是电解质,A项错误;

B项: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可以完全电离,B项正确;

C项:电解质为化合物,一部分金属单质为导体可以导电,但是不是化合物,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C项正确;

D项:水是一种微弱的电解质,可以发生微弱的电离,D项正确;答案选A。

1.C。

A项:中的Fe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错误;

B项:NH3是非电解质,BaSO4是强电解质,错误;

C项:CaCO3强电解质、H3PO4弱电解质、C2H5OH非电解质,正确;

D项:H2O是弱电解质,错误。

2.

B 

A项:HCO3不完全电离,NaHCO3电离应分步书写;

B项:BOH为弱碱,可逆电离;

C项:HA为弱酸,可逆电离;

D项:CaCO3难溶,但属于强电解质,全部电离。

3.

C

A项: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的导电性强,导电性与物质的浓度和离子带的电荷数有关系,不选A;

B项:溶解度的大小和导电性没有必然关系,溶解的物质不一定都能电离,错误,不选B;

C项:纯水的导电性很差,但能够电离而导电,因此水是电解质,正确,选C;

D项:电解质的导电需要一定的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如固体氯化钠不导电,不选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571.html